意外中翻到的一篇文章,
覺得寫的真的很棒,淺顯易懂,
童軍,真的比你所想像中的有多那麼一點



快樂玩童軍,收穫一定多 張拉士

一、前言

世界童軍運動將滿百年,我國童軍總會與各縣市童軍會也與世界各地同步舉辦各項慶祝活動。表面上看來,大家對於童軍教育似乎很重視。但是,社會大眾對於童軍教育內涵並不是很瞭解,學校老師對童軍教育的全貌也並不清楚,這種情形當然會影響童軍教育的正常發展,對於發揮童軍教育功能,也有很大的阻礙,非常可惜。

二、社會、家長、老師,對童軍活動都有些誤解

一般社會大眾提到童軍活動,會立刻聯想到野外露營,直接將童軍活動簡化為一種休閒活動,在「勤有功,戲無益」的傳統觀念下,童軍活動就成為「可有可無的點心」;一般家長則認為童軍活動只是學校一項「課外活動」,認為參加童軍活動會「影響功課」,常因此而不予支持。至於學校老師則認為童軍教育屬於「綜合領域」,是童軍老師的工作,事不關己,態度觀望。有些理念正確的老師,對於童軍活動會給予支持,但是,有些則與家長同一論調,認為會「影響功課」而阻止學生參加。就這樣,童軍教育成為童軍教師孤軍奮戰的「孤獨工程」,童軍教育的功能因此而無法充分發揮。

三、童軍教育功能多

(一)童軍活動為生活教育提供實踐機會

童軍活動,處處都有生活教育的功能,每天早晨的「晨檢」,服裝儀容檢查,飲食炊具的乾淨,住宿環境的清理,以及每次「團集會」的儀表檢查,無一不是生活教育的實踐;「禮儀規範」課程,更在強調禮貌和紀律對於童軍生活的重要;「小隊制度」,則是利用活動、遊戲以及日常生活來培養團隊精神,在分工合作中讓學生體會團隊精神的重要。

(二)童軍活動的過程等同於實施品德教育

童軍活動對於品德教育,影響更為廣闊而深遠:例如童子軍的三條「諾言」(敬天樂群;扶助他人、服務社會;力求自己知識、品德、體格之健全)和十二條「規律」(誠實、忠孝、助人、仁愛、禮節、公平、負責、快樂、勤儉、勇敢、整潔、公德),應該都是品德教育的核心。再如幼童軍的諾言:「我願盡力:愛國家、守規律」;幼童軍的規律:「服從長上、幫助他人、不說謊話、不怕困難」,也應該是為人處事的基本品德;再如「榮譽制度」和「徽章制度」,對於激發學生榮譽感和自尊心有很大的鞭策力量;「虔敬集會」和「營火」活動,則是運用情境佈置,營造氣氛,引導青少年重溫「諾言」和「規律」,激發其自我省思,再配以簡短的、感人的善行故事來感動學生,使之產生迴響。所以,無論就內容或方法,童軍活動都是實施品德教育的平台,

(三)培養帶得走的能力

童軍活動重視生活能力的培養,無論是「營地建設」、「結繩」、「急救」、「觀察」、「追蹤旅行」、「方位辨別」、「露營技巧」、「刀斧使用」、「星象觀察」等等 ,都是帶得走的生活能力,這些能力需運用學生的舊經驗,經過「學以致用」,符合知識「統整」的學習過程。

三、找回童軍教育價值的可行方法

(一) 行政單位應支持童軍教育,激勵童軍教師和木章持有人的士氣

童軍活動大都利用週日、假期舉行,領隊的老師因此必須經常犧牲假期,沒有津貼,也沒有補假。如果在平常日,老師參加有關童軍教育的研習、開會或活動,報請上級單位核示時,所得到的答覆總是:「准予公假,課務自理」。童軍老師課多,平均每天總有4~5節,「課務自理」等同「不給公假」,毫無意義(課多,調課困難)。再說,為「公事」去開會或辦活動,回學校後還要「自理課務」,豈不是雙重負擔,在這種情況下,推展童軍活動當然困難多。許多童軍夥伴認為:難道童軍教育的重要性不如「選務工作」,參加選務工作不僅有津貼,還可以補休假。另外,木章持有人(童軍義務服務員),也經常義務地擔任童軍訓練工作,沒有任何酬勞,還要放棄自己的假期,但是,這些童軍夥伴,並沒有獲得適當的重視和獎勵。所以,行政主管機關必須以具體行動,激勵童軍教育工作者的士氣,才能建構童軍活動蓬勃發展的有利環境。

(二) 以全體學生為童軍教育的對象

童軍活動的功能必須落實到全體學生,切莫劃地自限,僅以少數參加童軍團的學生為主。因此,在推展童軍活動時,應以全體學生為對象,首先須將童軍教育精神融入教學和各種制度中,訂定具體鼓勵辦法,鼓勵實踐,佈置情境,倡導服務助人的美德,培養純樸校風;升旗集會時,運用童軍「虔敬集會」的方式,利用行善故事來激發「日行一善」的高尚情操,並且安排童軍團服務,營造「楷模學習」的環境和氣氛,慢慢地學生就會產生「心嚮往之」的心志。

(三) 配合學校行事,彈性調整童軍活動

在家長重視學生學業成績的現在,升學氣氛濃厚的今天,童軍活動的安排,必須考慮學生的整體學習活動。例如,考試前或是課業繁忙時段,不宜安排童軍活動,一旦童軍活動不影響學生成績,童軍活動就會獲得家長支持,推動起來就容易多了。

(四) 研訂具體獎勵辦法,落實童軍諾言和規律

童軍的「諾言」和「規律」是童軍活動的教育目標,也應該是生活教育和品德教育的重要指標。但是諾言和規律的內容過於教條與形式化,也不夠具體。學校如果能發揮創意,設法使「諾言」和「規律」更為具體,更貼近學生的生活,學生自然樂於遵行。然後,再運用適當的獎勵制度,增強學生的善行義舉,久而久之,必能使品德教育產生潛移默化的結果,落實於生活之中。

(五) 運用童軍活動方式於教學和經營班級

童軍的「小隊制度」、「徽章制度」、「榮譽制度」、「遊戲」等制度和活動,深受青少年嚮往、喜愛。如果老師在上課或經營班級時,能靈活運用,不僅可以提高學習興趣,班級經營也會更有績效。

(六) 推廣社區童軍,擴大品德教育績效

由於學生在校的時間有限,國小六年,國、高中各三年就要畢業,童軍團也經常隨著學生畢業而結束,非常可惜。學校若是能運用社會資源(如家長會、同鄉會、青商會等),成立社區童軍團,那麼學生在國小畢業以後,依然可以回到學校參加童軍活動,即使學生已經就讀高中或大學,還可以是原校(國小或國中)童軍團(複式團)的童軍。這樣,學生參加童軍活動延續不絕,一以貫之的結果,學生個人獲益更多,更能彰顯童軍教育績效,學校童軍也因此可以得到許多人力資源(社區團的羅浮和行義童軍)來協助推展各項活動,減輕學校老師的負擔。



四、結語

童軍總會楊朝祥理事長呼籲大家:「讓青少年玩童軍,才能收寓教於樂之效」;鄭進丁局長則再三強調「加強童軍活動,落實品德教育」。目前我們的學生,由於不會玩童軍,因此,容忍度低,禁不起挫折,依賴性強,生活能力不足,也缺乏自信,被稱為「草莓族」。再者,由於升學競爭,導致學生只顧個人,缺乏團隊精神,只會斤斤計較成績,缺乏「放眼國際,擁抱未來」的大視野,大氣度。要扭轉缺失,只有重視童軍教育。讓學生在童軍活動落實品德教育;在實際的操作中學習生活技能;在遊戲和探索中培育冒險精神和深厚情誼;在共同克服困難的過程中,培養榮辱與共的團隊精神和不屈不撓的毅力。惟有從實際的童軍活動中才能孕育高尚的道德情操,「玩」出童軍教育的價值。


文章來源:快樂玩童軍,收穫一定多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